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13 点击次数:145
1932年10月,红四方面军经过两个月苦战,虽然歼敌上万人,但最终仍未能改变战局。徐向前元帅晚年在回忆录中总结了失败的原因:一是高估了自身力量,盲目轻敌,缺乏充分准备,导致失去主动;二是在敌军优势兵力压境时,没有采取诱敌深入、各个击破的灵活战法,而是硬碰硬,造成重大损失;三是“王明路线”让鄂豫皖苏区经济凋敝,削弱了根据地的抗敌能力。他感叹,如果当时没有出现这些严重错误,完全有希望打破敌军的“围剿”。
展开剩余47%晚年的万海峰仍感慨:“没有高敬亭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1990年,他在退休前夕主持出版了纪念高敬亭的书籍,请徐向前、李先念题词,并在序言中写道:“他的牺牲,是我党我军的巨大损失。” 高敬亭,这位曾在鄂豫皖燃起火种的将领,用行动写下了传奇,也在后辈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